在合肥市蜀山區五里墩街道,5.5平方公里的熱土上,13萬居民與2276家經營單位共同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的城市畫卷。這里既有現代時尚的商業綜合體,也有充滿市井氣息的“九小場所”,66種經營業態在此交相輝映。然而,繁華背后,基層安全生產工作曾面臨“底數不清、專業不足、效率低下、閉環困難”等現實挑戰。如今,隨著“安全生產”巡查小程序的創新應用,一場以數字化賦能基層治理的變革正在這里悄然發生,為城市安全發展探索出一條智慧新路徑。
直面困境,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
曾經,社區治理與安全生產監管難題相互交織。“四個不清楚” 如四座大山橫亙在前:到底有多少應該巡查的場所不清楚;基層工作人員去檢查什么內容不清楚;到底檢查了多少場所不清楚;巡查中發現的隱患到底整改沒有不清楚。街道 6 個社區、52 個安全網格、133 名網格員每日奔波,卻因傳統人力巡查模式效率低下、缺乏專業指引、監管流程脫節,難以保障轄區安全。社區內電動車亂停亂放、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屢禁不止,不僅影響居民生活環境,更帶來巨大安全隱患。
2024 年 10 月,五里墩街道主動求變,將安全生產監管深度融入社區治理體系,通過厘清責任鏈條、引入技術手段、強化多元共治,構建 “區、街道、社區” 三位一體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自主研發 “安全生產巡查” 小程序。以數字化為突破口,推動社區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開啟了從 “人海戰術” 到 “精準防控” 的轉型之路。
科技賦能,打造智慧監管新范式
“安全生產巡查” 小程序采用 “Web 管理端 + 微信小程序端”雙端協同模式,不僅實現安全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更為社區治理提供了高效工具。Web 管理端面向監管人員,化身“智慧大腦”,通過數據可視化看板實時展示巡查進度、隱患分布及整改效率,為社區治理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持;任務調度、臺賬管理等功能,將社區內各類場所納入統一管理,讓社區治理工作井井有條。手機微信小程序端則成為網格員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 “得力助手”,實現場所巡查、隱患排查和整改的高效操作
網格員通過”安全排查“手機小程序端記錄餐飲場所檢查發的隱患問題(五里墩街道供圖)
小程序的四大核心功能深度服務社區治理。內置檢查指引清單,自動匹配 66 個經營業態的檢查要點,讓新手網格員也能精準排查隱患;實時在線登記填報功能,使巡查人員發現隱患后可立即拍照、記錄并上報,系統自動定位,確保隱患 “看得見、找得到、可追溯”;動態觸發風險提示,建立 “紅黃藍” 三級監管機制,對監管場所分色管理,實現數據自動分析;智能輔助決策分析,自動梳理高發隱患類型,為社區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實戰應用,突顯智慧監管實效
小程序在實際應用中成效顯著,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抓手。2024 年 3 月,家家景園社區一起交通事故發生后,道路安全隱患整改陷入僵局。街道通過小程序迅速提級上報,在蜀山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協調下,多部門聯動,拆除危險護欄,暢通道路,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同年 11 月,網格員劉福生在巡查 “豬大帥” 餐飲場所時,發現瓶裝液化氣存儲超量和使用可調壓閥的隱患,督促現場整改并通過小程序及時上報;2025 年 3 月,他又妥善處理了團安新村小區電動自行車樓道停放問題。通過小程序,社區還開展了飛線充電專項整治行動,有效改善了社區環境。網格員吳宇在巡查弘陽廣場名創優品店時,發現滅火器壓力過低,經多次督促無果后,通過小程序將問題流轉至街道責任部門,最終隱患得以消除。自上線以來,五里墩街道已建立 2276 份 “一企一檔” 數字臺賬,排查整改隱患 1029 處,其中 3 項重大隱患全部閉環銷號。小程序通過分色化、分級化、網格化、業態化、電子化、可視化的 “六化” 監管功能,實現了對安全生產的精細化管理,同時也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成效顯著,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
小程序的應用帶來了多方面積極影響。應急工作人員責任意識顯著增強,片區化和清單化管理讓人人肩上有責任;街道部門之間協同意識不斷提升,面對復雜隱患,牽頭部門主動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意識逐步強化,在多次巡查宣傳中,負責人對安全生產重要性有了更深刻認識;安全生產工作能力大幅提高,經過三輪全覆蓋巡查,網格員隱患排查能力不斷提升,隱患排查數量呈上升趨勢,反映出社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
在“煙火滿城”的繁華圖景背后,五里墩街道以“數字之筆”勾勒出基層治理的新畫卷。通過“安全生產巡查”小程序的創新應用,我們不僅實現了巡查能力、監管效能、整改速度的“三級跳”,更打造出具有示范意義的“智慧監管”樣板,為基層社區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 “智能方案”。未來,五里墩街道將繼續深化數字化應用,以科技之力織密安全防護網,守護轄區居民的幸福生活與城市的繁榮發展。(余娜 管長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