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 龐婷)2025年,北京市深入推進“無事不擾”清單機制,重點聚焦擴大清單范圍、優化監管方式、強化信用約束三方面積極發力,不斷為誠信合規企業釋放政策紅利,護航企業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納入“無事不擾”清單的企業已達23.1萬戶。
今年,北京市充分發揮信用激勵和約束作用,持續擴大“無事不擾”企業清單范圍,以“風險+信用”分級分類評價結果為基礎,新增12.8萬戶企業,使全市“無事不擾”企業總量達到23.1萬。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數量最多,占清單企業總量的四成,高新技術(含人工智能)企業達到2.3萬戶。“無事不擾”改革為激發重點企業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對于“無事不擾”清單內的企業,各監管部門通過非現場監管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現場檢查。今年以來,清單企業的非現場檢查量占比提升至77%,實現了企業“無感”而監管“高效”,首批“無事不擾”企業被檢查量環比下降79.1%;不止一位“無事不擾”企業負責人表示,“進入‘無事不擾’清單后,各部門對企業的檢查總量和現場檢查量均明顯減少,大部分實地檢查轉為線上遠程檢查,我們確實感受到政府部門在想方設法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營發展環境。”
“無事不擾”清單是以風險信用評估結果為基礎產生的,清單企業不是“一次進入、終身無憂”,當企業的風險信用狀況發生變化,監管部門將做出相應調整。目前已有2213戶企業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違反守信承諾、涉及嚴重違法失信等情形,被行業主管部門移出“無事不擾”清單并加強監管。通過對“無事不擾”清單進行全環節管理,激發企業自主合規經營動力,有助于推動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市場環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