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劉會民 潘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25年5月7日至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行程結束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向隨行記者介紹此訪情況。

 

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11次到訪俄羅斯,也是時隔10年再次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慶典。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變亂交織背景下,此訪回望歷史、著眼未來,傳承友誼、捍衛正義,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出席近20場雙多邊活動,共商中俄各領域戰略合作大計、共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共譜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新篇,發出了中俄關系堅如磐石、二戰勝利成果不容挑戰、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時代強音。

俄方此次以最高規格禮遇接待習近平主席到訪。習近平主席專機進入俄領空后,俄方戰機升空護航,政府副總理赴機場迎送。普京總統在克里姆林宮舉行隆重歡迎儀式,在總統辦公室同習近平主席一對一茶敘,并舉行小范圍、大范圍會談,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溝通,交流時長近10小時。此訪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兩國元首共同簽署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為下階段雙邊關系發展作出新的戰略指引。雙方重申始終視對方為優先合作伙伴,將共同抵制任何干擾破壞中俄傳統友誼和深度互信的圖謀,為各自發展振興助力,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

此訪期間,雙方又簽署20多項合作文件,為中俄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雙方發表關于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強調不能以犧牲他國安全來保障自身安全,應當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致力于構建建設性大國關系。兩國元首重申將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配合,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亞太局勢等問題深入溝通,一致同意推動政治解決各類熱點問題。

任憑國際風云變幻,中俄都將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從容前行,推動兩國關系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以中俄關系的穩定性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勢力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空前浩劫。80年前,中俄兩國同全世界進步力量一道,付出了巨大民族犧牲,取得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偉大勝利,用鮮血和生命奠定了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

習近平主席再次出席“5·9”勝利日慶典,就是要同各國一道,重溫這段崢嶸歲月,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共同捍衛戰后國際秩序。普京總統把習近平主席作為慶典最尊貴的客人。兩國元首在紅場并肩觀看盛大閱兵式,共同向無名烈士墓獻花,以最隆重的儀式向浴血奮戰的先烈表達崇高敬意。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方隊以嚴整軍容、挺拔英姿再次參加紅場閱兵,展現了中國軍人捍衛和平的鋼鐵意志。

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二戰勝利成果的集中體現。80年后的今天,聯合國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個別國家大搞本國優先、強權霸凌,企圖以單邊主義取代多邊主義,以所謂自定規則取代戰后國際秩序。中俄再次發表關于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的聯合聲明,強調全面遵守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基本原則,反對濫施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彰顯了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擔當。

今年秋天,中國也將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回望這段歷史,尤其不能忘記的是,臺灣回歸中國正是二戰的勝利成果,是戰后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主席指出,無論臺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冷戰思維、強權政治、霸權擴張卷土重來。各國處境不同、外交政策各異,但都認為應該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行徑,都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都不希望退回到“強權即公理”的黑暗世界。國際社會更加看重中國的地位和影響,期待中國在動蕩世界中挺膺擔當,發揮穩定和建設性作用。此訪期間,習近平主席廣泛接觸出席慶典的各國政要,同來自三個大洲的多位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就堅定相互支持、捍衛多邊主義、抵制強權霸道凝聚起廣泛共識。

此次俄羅斯之行是習近平主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運籌大國關系和外交全局的一次重大行動,也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又一成功實踐。在單邊與多邊激烈博弈,維霸與反霸深度較量的關鍵歷史時刻,中國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再次勇立潮頭、砥柱中流,堅定不移地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站在絕大多數國家共同利益一邊,更加鮮明地樹立起負責任、敢擔當、可信賴的大國形象。

編輯:高楊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