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法院開展“五位一體”以庭代訓庭審觀摩活動
公開審理涉企業自主經營權行政訴訟案
8日,省法院組織開展“五位一體”以庭代訓庭審觀摩活動,公開開庭審理某出租汽車有限公司訴某市交通運輸局特許經營許可一案。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省人大代表、民營企業家、專家學者、高校師生和行政機關代表等百余人受邀到場旁聽。
據介紹,這是一起涉及民營企業的行政許可案件。2019年,某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向某市交通運輸局申請更新購置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某市交通運輸局準予申請,并要求按指定車型投放經營。而后,該公司以駕駛員反映原車型存在剎車問題、續航問題、后橋模輪胎等質量問題為由,于2021年12月20日向某市交通運輸局提交報告,要求更換出租車品牌。該市交通運輸局以申請理由不充分為由,拒絕變更許可。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一、二審法院均未支持其訴訟請求。于是,該公司向省法院提出再審申請,省法院提審后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在一個多小時的庭審過程中,法庭圍繞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等方面展開調查,雙方當事人針對爭議焦點充分展開辯論。
某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律師表示,申請人主張變更車輛品牌屬于企業自主經營權范疇,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九條,其申請符合相關規定的標準和條件,被申請人應當予以變更。被申請人拒絕其變更申請涉嫌濫用行政權力。
而某市交通運輸局認為,該公司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之前許可的品牌汽車存在質量問題,其申請變更理由不充分,且出租車作為公共服務產品,放任企業隨意變更,不利于市場管理。
最終,經過合議庭討論,認為被申請人某市交通運輸局作出的被訴答復于法無據,損害了行政相對人的企業自主經營權。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法庭當庭改判,撤銷原審判決及被訴行政行為,責令行政機關重新作出處理。
庭審結束后,省人大代表、民營企業家、專家學者、行政機關代表等分別對庭審作了聯動點評。大家表示,這是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水平具有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
自2021年省法院、省司法廳聯合出臺《關于建立“五位一體”以庭代訓常態化新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來,全省法院積極推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庭審觀摩活動常態化,進一步增強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意識,規范行政機關辦案程序及實體合法性,助力行政爭議源頭化解。(記者 蘇依婕 通訊員 劉莉 林小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