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外國友人看萬村》(清新篇)鄉村微綜藝欄目開機儀式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白云山校區舉行。開機儀式后,來自美國、巴西、剛果(布)、埃及等國家的30多名留學生將通過實地探訪、文化體驗等形式,深入了解清遠市清新區地方文化,領略清新鄉村振興的新面貌,以國際學生視角,記錄清新鄉村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中的創新實踐。

國際學生“解鎖”鄉村新玩法:從AR技術到非遺手作

活動現場,領導嘉賓們共同啟動拍攝裝置,宣布《外國友人看萬村(清新篇)》鄉村微綜藝欄目正式開機。主辦方通過裸眼AR技術,讓外國友人在校園內“穿越”至清新山水田園間,沉浸式感受清新鄉村風光。

十多名留學生代表上臺領取了欄目開機禮包,之后他們將探訪首站龍頸鎮,了解清遠發源地歷史,品嘗享譽海內外的麻竹筍、參觀由舊房屋改造的民宿、體驗非遺項目制陶技藝。來自美國的留學生說:“我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尤其癡迷于一些非遺技藝,我對清新探村之行充滿期待。”

多語種敘事:讓世界聽見“清新故事”

《外國友人看萬村》專欄節目創新采用“國際學生視角+真人秀微綜藝+鄉村發展敘事”模式,邀請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30多名外國留學生,深入清新區多個鄉鎮,通過參與學習非遺技藝、農文旅融合項目以及對話新農人等沉浸式體驗,以多語種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用鏡頭解碼鄉村振興的“清新答案”,全面提升清新鄉村品牌的全球影響力。

節目將重點聚焦“鄉村振興”國際化案例,如空心村打造民宿集群吸引游客、中國鄉村的數字化治理和生態保護等,通過具體案例展現“百千萬工程”中“萬村”的成果。首期節目將于5月上線,欄目計劃共推出10期系列內容。完成拍攝的外國留學生作為“文化使者”,將在他們國家的社交媒體持續分享見聞。

校地聯動:打造鄉村振興“國際樣本”

清新區與廣外合作,將高校智庫資源與鄉村實踐深度融合,是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以及“雙百行動”落地落實的生動實踐。開機儀式中,雙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探索共建外國留學生體驗中國基地的新舉措和新模式,通過“鄉村體驗基地共建”,持續輸出鄉村振興經驗。

清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奕妮表示,清新區底蘊深厚、風景如畫,文化產業、旅游業態豐富,《外國友人看萬村》欄目系列活動是校地合作的同心結、融媒賦能的放大鏡、文化交流的金紐帶。希望通過活動,讓國際朋友感受到清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價值多元的世界舞臺上去講好清新故事、中國故事。

用鏡頭記錄振興故事,架起中外文明對話的橋梁。這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國鄉村魅力的窗口,更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清新區深化校地合作的生動課堂。廣外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清新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區“雙百行動”服務隊隊長葉開說,鄉村振興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協同助力,接下來將深化“雙百行動”,發揮好幫扶單位力量,加強優質資源合作,通過“駐”村實現“助”村,為鄉村振興增色賦能。

此次“外國友人看萬村”拍攝之旅,廣外也派出各學院學生參與欄目中的各個環節,學生可獲取鄉村經濟、生態等一手資料,支撐科研課題或以青年角度宣傳鄉村變化,廣外青年的學術智慧也將反哺這片土地的振興之路。

從非遺體驗到文旅打卡,“外國友人看鄉村”已成為清新鄉村振興國際傳播的創新載體。清新區通過“政媒校”三方聯動,不僅展示了“百千萬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更以年輕化、全球化表達,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未來,更多“清新故事”或將走向世界舞臺。(來源:清遠市委宣傳部)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