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5月13日消息(記者王藝霖)時序更替,藍圖擘畫,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邁入新的10年。5月11日至12日,2025年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河北舉行。
一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機制更加緊密,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力推進,“兩翼”齊飛格局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建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區域經濟總量達到11.5萬億元。
清晨河北棚中菜,中午京津盤中餐。京津冀三地共建鮮活農產品一小時流通圈后,嘗“鮮”已不再是新鮮事。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產業疏解中首個落地運營的項目,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已成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菜籃子”“果盤子”工程。
目前,該園區共有8700余家經銷商和企業入駐經營,經營品類多達400余種,輻射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13個省市,輻射人口近5億。2024年園區實現果蔬交易量1910萬噸,連續三年位居中國農批市場百強排名第一,在“保民生、興產業、活經濟、帶就業、富百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衡高碑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5月13日,記者走進水果交易區,只見前來批發采購的客商絡繹不絕,滿載產品的短駁車不停穿梭,洽談、卸貨、搬運、裝車,一派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
來到孫蜜壹號水果檔口,負責人孫楠向記者介紹,相比北京,首衡高碑店市場檔口房租、人工等經營成本較低,且交通十分便利,市場輻射半徑大、采購客戶多,這對做水果生意十分關鍵。
據了解,園區所在的保定高碑店市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是南菜北運、北菜南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多條交通干線穿境而過,處于環京津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內。
“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我的蜜瓜生意也越做越好,銷量逐年遞增,可輻射京津冀、東三省、南方各省多地。2023年,孫蜜系列產品銷售量達1萬噸,相比2020年增長近10倍,預計2025年相比2020年將實現15倍增長。”孫楠笑著向記者說。
孫楠介紹蜜瓜系列產品(央廣網發 聶祖安 攝)
為了讓商戶能夠在這里實現安居樂業,在園區的周圍,首衡為商戶打造了生活類產業配套,建設配套首衡社區幸福城小區,許多市場商戶在此“安家落戶”。同時,引入了北大公學實驗小學、北師大附屬幼兒園,切實解決了商戶后顧之憂。
“做我們這個生意,子女上學的問題曾十分困擾著我。來到首衡高碑店市場后,這里統一給協調解決了孩子們的上學問題,教學環境還非常好。”孫楠說,顧好了小家,也更有底氣和力氣把蜜瓜生意越做越大,把優質好價的蜜瓜全天候送到京津冀以及全國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2020年,我從北京搬到首衡高碑店市場,運營成本低了,生意越來越好了,家庭也更幸福了,我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親哥倆”水果商戶王杰感慨。
“讓商戶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幸福感變得更強,讓大家真正實現安居樂業!笔缀饧瘓F有限公司總裁魏樹儉介紹,完善的市場配套建設,也是產業承接規劃的重要部分,首衡為商戶配套了居住、教育、餐飲、購物、金融等功能,解決了商戶落戶難、子女上學難、購物難等問題。
據介紹,自2015年10月以來,園區投入運營的板塊包括水果、蔬菜、干副、花卉、凍品、五金等6大商貿物流板塊和1個凈菜預制菜加工板塊。“隨著北京果蔬、五金、花卉、凍品、食品加工等產業疏解外遷,園區同時承接了北京外遷商戶7200余戶,疏解在京人口5萬人,帶動就業崗位10萬多個! 魏樹儉說。
工作人員裝卸新鮮韭菜,發往京津百姓餐桌(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提升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深入推進‘凈菜進京’,做好京津冀‘菜籃子’‘果盤子’供應保障。同時,積極構建三級民生保障體系,打造生活服務‘微中心’,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當記者問起,接下來首衡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有哪些規劃時,魏樹儉自信地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