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場承載著鄉土記憶的味覺狂歡,湖南桂東縣首屆“村廚大賽”第四站青山鄉-宋坪林場賽區,攜青香“肆”溢的山野風味,奏響美食交響曲。

村廚們的“作品”(鐘卓文 攝)

八面山麓的柴火灶燃起最熾熱的競技場,來自青山鄉、宋坪林場的22位民間廚神在此展開巔峰對決。這些深諳自然饋贈的鄉土美食家,以臘肉、山珍、時令野菜等質樸食材為畫筆,在鐵鍋銅鏟間勾勒令人驚嘆的味覺畫卷。在刀鏟聲與山風的共鳴中,每一道升騰的炊煙都訴說著千年傳承的烹飪智慧。

“自己飼養的豬,自己熏制的臘肉,以一道名為‘琥珀凝香’的臘肉獲得了一等獎,我很是激動。”一等獎獲得者,來自彩洞瑤族村的村廚鄭汝軍說,今后要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彩洞美食展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瑤族的美食文化。

“一魚十吃”(鐘卓文 攝)

取自高山泉水的生態魚在“村廚”劉孝新的手中演繹著“一魚十變”的傳奇:奶白的魚頭湯蕩漾著山泉的甘甜,金黃的香煎魚鱗閃爍酥脆光芒,酸辣魚皮在味蕾綻放爽脆風暴,更有椒鹽魚排、番茄魚片等十重味覺體驗。這場全魚宴不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對自然饋贈的深情禮贊。

“從來沒吃過,真的太好吃了。”游客鐘小英回味無窮,“太神奇了,一條魚還可以這樣做來吃。”她說,今天這趟青山“美味之旅”太值了,不僅要把“一魚十吃”的奇妙吃法講給家人聽,還要多帶些青山特產回去,讓家人也感受一下青山的美味。

漫步林間市集,臘肉沉淀著松木熏香,野生香菇裹挾晨露氣息,玉蘭片舒展云霧滋養的脈絡。藥香縈繞的展區里,石菖蒲、黃花倒水蓮……每一味中藥材都是大山的健康密碼。品一盞高山云霧茶,讓斗煨茶的獨特香味沁人心脾。

多年來,青山鄉深耕山林,撫育經濟林,林下種藥材,山下辦工廠。30000余畝黃柏、崗梅、橫柏、石菖蒲等道地中藥材基地,苗青根壯長勢旺盛。“初戀的味道”(楊梅干)、斗煨茶、野蜂蜜、玉蘭片等“山味”,在青山人的精耕細作下,在每一位游客的挑選中,裝滿后備廂,源源不斷走向山外市場,融入人們的席間。(郭建東)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