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海城市作為我國菱鎂礦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之一,享有“世界鎂都”之名。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潮中,海城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產業革命。2023年以來,海城通過資源整合、產能升級、全鏈布局三大戰略,實現了從“礦山亂采”到“集約高效”、從“高耗能污染”到“綠色智能”、從“原料輸出”到“全產業鏈”的華麗轉身,走出一條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菱鎂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智慧監管:重塑產業發展生態

在海城市智慧菱鎂大數據中心,20塊電子屏實時監控著全市23座礦山的開采動態。這個投入5000萬元建設的智能監管系統,通過AI識別、電子圍欄等技術,實現了從礦石開采到運輸銷售的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完成了管理靠人盯人防到數據說話的轉型升級。

綠色蝶變:鍛造產業新質生產力

走進海城菱鎂企業智能生產車間,機器正抓取輸送帶上磚坯放到物料盤上。投資2億元的生產線投入使用后,綜合能耗降低36%以上,實物生產率提升40%以上,每年就可節約1470噸標準煤的能耗,這樣的綠色蝶變正在海城全面鋪開。截至目前,海城市已退出輕燒反射窯爐186座,退出產能194萬噸,菱鎂產業向智能化、低碳化邁出堅實一步。

全鏈布局:開拓產業新格局

在海城菱鎂建材項目施工現場,年產9000萬平方米高端鎂建材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完成3座廠房的主體施工,預計今年6月份可全面實現投產。為了布局高端賽道,海城市制定了菱鎂綠色升級示范區專項規劃。瞄準“做優鎂耐火、做大鎂建材、做強鎂化工、布局鎂合金”高質量發展方向,推進菱鎂產業向價值鏈、供應鏈中高端邁進,形成“一區四園,一脈多廊”的空間布局,全市一盤棋,五鎮錯位發展。

近年來,遼寧海城依托菱鎂礦產自然資源稟賦的優勢,通過數字賦能提升治理效能,通過技術創新重塑產業結構,通過全鏈式發展提升價值空間,實現了從“消耗資源”到“優化資源”,從“礦山經濟”到“綠色質造”的蝶變,使傳統產業再次煥發新生。

下一步,海城市將重點推動首批10個輕燒反射窯產能置換項目早日落成投產,同時繼續推進剩余輕燒反射窯產能置換項目進程、促進菱鎂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向產業鏈上下游縱深拓展。同時,將牌樓作為菱鎂產業綜合集聚區,建設菱鎂特色產業園,促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加速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編輯:莊濱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