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史前世界文旅產業發展(山東)集團有限公司消息,“五一”期間,來自臨沂的研學團隊在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開展研學時,意外發現了一枚保存完好的“花朵”化石,這是萊陽白堊紀地層首次發現“花朵”化石,也是山東省內首次發現白堊紀“花朵”化石。

該化石紋理清晰,形態優美,經初步鑒定,可能為白堊紀早期被子植物新物種,將填補該時期開花植物演化研究的空白。

山東科技大學教授、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陳雷向記者介紹,這枚“花朵”化石保存完整,其形態特征與某些古植物化石存在相似之處,但細節方面又具有獨特的特征,極有可能是一個新的化石種類。

據了解,萊陽是中國地質古生物學者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昆蟲和植物化石的地方,目前已發現了400多個古生物物種,在中國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次發現,再一次印證了萊陽古生物的多樣性,也將為研究萊陽地區古生態環境和植物演化提供新的線索。(記者 楊秀萍 通訊員 焦迪 )

編輯:唐磊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