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11日消息(記者沈梅)5月10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第二屆CCF公益日主論壇暨技術公益大會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光華樓舉行。本屆公益日以“智能向善、公益無限”為主題。CCF會士、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擔任大會主席,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副校長周磊出席會議。
第二屆CCF公益日主論壇暨技術公益大會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光華樓舉行 (央廣網發 復旦大學供圖)
開幕式上,《CCF人工智能素養提升行動倡議》(上海倡議)首發。這是由CCF發起的一項創新公益活動,目標是依托計算機學會豐富的學術資源與廣泛影響力,匯聚各方力量,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及公益組織,共同發起此次行動,使得不同年齡、地域、身體狀況、社會經濟背景及受教育程度的人群或者是靈活就業群體、老年人、殘障人士、相對缺乏機會的學生和教師等盡可能多的人群,能夠獲得高質量人工智能學習資源與機會,全面提升全社會的人工智能素養。
《CCF人工智能素養提升行動倡議》(上海倡議)發布 (央廣網發 復旦大學供圖)
孫凝暉呼吁推動AI技術普惠 (央廣網發 復旦大學供圖)
現場,孫凝暉介紹了在過去的一年,CCF圍繞消除信息貧困這一目標組織了一系列的技術公益活動,他呼吁CCF全體要行動起來推動AI技術普惠,向鄉村學校、社區服務中心提供AI教育和信息服務;通過低門檻的AI工具、方言適配和適老化改造,讓AI技術真正下沉;通過AI技術公益活動,為欠發達地區、老年群體、殘障人士等弱勢人群架設智能時代數字橋梁。
金力期望讓技術紅利變為“多數人的福祉”(央廣網發 復旦大學供圖)
金力指出,當前AI的技術鴻溝持續擴大,弱勢群體被邊緣化的風險在加劇,作為AI研究的國家戰略力量,高校有責任回答:如何讓技術紅利變為“多數人的福祉”?他期待以CCF公益日為契機,充分發揮CCF豐富的學術資源與影響力,匯聚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及公益組織等各方力量,讓AI的成果真正“甜”進老百姓的心坎里。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