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13日消息(記者沈梅)昨天,記者從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2025年上海科技節將于5月17日至31日舉辦。

上海科學家近5年在《科學》《自然》《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上累計發文量在全國占比29.2%,一批重磅科研成果已經成為上海科技的閃亮“名片”。本次科技節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聚焦弘揚科學家精神、培養青少年科學思維、展現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成果三個方面,將在全市16個區,舉辦近2000場次活動。

歷年科技節活動中,“科學紅毯秀”都是重磅節目,在展現科研奮斗故事的同時,也集中宣傳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和意義。本屆紅毯儀式邀請了各領域杰出科學家,頂尖科研機構、高校和科技企業代表參加。據介紹,去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一半由上海牽頭或參與,參會與這五大科技進展的相關科研人員將作為一個方陣亮相今年的科技節紅毯。科學家們走紅毯的過程中,現場會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時展現他們的科學成就,虛實結合提升視覺體驗。

人形機器人將首次登上科學紅毯,這也是上海科技節舉辦以來首次“上新”。科技節特別設計人形機器人及研發團隊組合,實現人機共享榮耀時刻,展現上海科技的蓬勃活力。除了機器人上紅毯,本次上海科技節將打造沉浸式科技辦會智能體,從人形機器人的禮儀服務到AI同傳系統、會議文本實時數字化系統到虛擬現實演講輔助眼鏡等,為參與者帶來全新的科技辦會體驗。

今年的科學紅毯還將首次迎來普通公眾打卡。人人可以步入體驗的科學紅毯,展示2025年上海科技節人人都應該成為創新參與者的美好愿景。

本屆科技節共設置六大專題活動,包括開幕式、會議、開放活動、賽事、媒體科普和閉幕式。對于普通市民來說,56家平時“高冷”的重點實驗室和大科學設施,這次將敞開大門。科技節期間,大家可以在這些“科研圣地”參觀全球領先的科研成果,觀察蛋白質結晶的微觀世界,抑或動手體驗機器人組裝。

更特別的是,48家科普基地將向市民推出優惠福利價門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上海自然博物館之夜”將舉辦,上海昆蟲博物館也將推出一系列科普講座,這些活動共同構建起多層次的科技傳播網絡。

上海科技節自1991年創辦以來,歷經30余年發展,已從全國首個政府主導、全球第二個以城市命名的科技節,成長為市民們認知科學、體驗創新的重要平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黃紅說:“上海不僅有外灘、迪士尼、武康大樓等熱門旅游打卡地,更匯聚了很多前沿的大科學設施、重點實驗室。本次科技節將全面展示近年來上海在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和新成就,讓市民朋友了解上海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規劃布局、階段成果與未來愿景。”

編輯:鄭曉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