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大同新榮區堅持聚焦基層治理,不斷發揮黨建引領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探索推行“1張網格、2大機制、3+模式”工作法,不斷夯實和諧幸福社區建設的工作基礎,全面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

織密“一張網格”,構建共建體系。新榮區各小區黨支部堅持科學建網,打造“小區黨支部+樓棟長+黨員中心戶”的網格組織框架。去年以來,共創建得勝家園小區、都市田園小區和工程公司小區黨群服務站3個示范點,創新構建“1+4”(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轄區居民、物業管理人員、區直單位下沉干部、退休老干部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架構)聯動機制、“四方力量”(小區黨支部書記、小區網格員、在職黨員、包聯單位)聯動機制,推動多方力量“手拉手”結對共建,打造社區黨建共同體。

打造“雙擎驅動”,健全共治制度。新榮區積極推行“1341”快速反應機制,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10分鐘到達現場,普通問題30分鐘內解決,復雜問題4個小時內解決,特殊重大問題1天內形成解決方案,通過“黨員帶群眾、干部帶居民、物業共治理”的方式,群眾辦事平均時長節省30%以上。深化落實“四雙”機制,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報到黨員與社區居民“雙向奔赴”,讓資源、服務在基層匯集,構建起“雙擎驅動”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去年以來,全區共有61家機關事業單位、975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及小區報到,開展科普知識、環境衛生等服務項目32次,有效解決居民身邊的“關鍵小事”1000余件,調解物業糾紛42起。

采取“3+模式”,創建共享局面。新榮區采取黨建+、愛心+、文化+的“3+模式”,著力提升小區服務貼心化和精細化水平。黨建+,即各小區黨支部立足“小驛站”服務“大民生”,探索出多種特色黨建+工作模式,去年以來,共調解矛盾46次、開展安全宣講2場、司法援助2次;愛心+,即各小區黨支部聯合區級多家單位,構建“愛心+醫療”“愛心+工會”等新型服務模式,定期入戶為患有常見病、慢性病的老人和空巢、獨居老人提供疾病診治、合理用藥、健康保健等多項上門服務;文化+,即各小區黨支部注重小區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小區黨群服務站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組織開展未成年人小課堂、青年圖書閱讀日、老年人戲曲觀賞、小區書法展覽等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張選)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