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5月13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蘇睿楠)5月13日,西康高鐵建設迎來重大節點,由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建設、中鐵七局承建的秦嶺九天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意味著西康高鐵全線20座隧道已全部貫通,項目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目前,33座橋梁、10段路基及6座新建站房正全面施工,建設進度持續加快。
據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康指揮部指揮長李戰江介紹,此次貫通的秦嶺九天山隧道是西康高鐵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該隧道的貫通標志著西康高鐵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為后續軌道工程、站房工程、四電工程的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標志著西康高鐵全線建設進入最后攻堅階段。
秦嶺九天山隧道順利貫通(央廣網發 王少華 攝)
在施工過程中,西成客專陜西公司深化科技賦能,解決了諸多施工難題。按照536條精品工程創建標準,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應用30余套工裝工藝,如3D掃描、仰拱液壓滑模工裝設備等。其中,針對隧道施工投入15項新工藝工裝、實現2項技術創新,通過推廣襯砌V型施工縫工藝等,有效解決了二襯澆筑不飽滿等問題,“BIM+GIS”等新技術的應用也保障了工程質量。
安全管理方面,西康高鐵實施網格覆蓋,筑牢安全基礎。全線11個標段、29個作業工區、72個施工駐地,有2萬余名作業人員參與建設,施工安全風險大。為此,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實施網格化管理,按作業面、跨度劃分網格進行穿透式管理。同時,在隧道作業面安裝應急照明、監控等設施,設立應急救援站,定期開展演練,構建起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
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康指揮部黨支部書記王閏表示:“西康高鐵穿越秦嶺山脈,環保要求極高。本次貫通秦嶺九天山隧道,全隧穿越秦嶺南部山脈。我們始終堅持以‘綠色施工’打造生態工程,督促參建單位健全環水保管理體系,將工作計劃和保證措施貫穿到建設全過程,按照日常檢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整改環水保問題。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 37 座污水處理廠,49 處棄渣場,形成了一批環水保樣板示范工點,以實際行動守護大美秦嶺。”
今年以來,西康高鐵建設進度不斷刷新,秦嶺太興山隧道、西康隧道、林家山隧道等相繼貫通,站房、軌道等工程大規模展開。此次貫通的秦嶺九天山隧道位于商洛市柞水縣與鎮安縣交界處,全長13.3公里,為單洞雙線隧道,最大埋深1200米。該隧道穿越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存在巖爆、巖溶等多種風險,是全線二級高風險隧道和唯一重點控制性工程。
據介紹,西康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通道中包(銀)海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后,西安至安康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約3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極大地縮短了關中城市群與陜南秦巴山區的時空距離,有助于改善沿線客貨運輸服務水平,釋放運輸需求,對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