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一季度西藏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了解到,一季度,全區金融總量穩步增長,信貸增速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同期全區名義經濟增速相匹配。

中國人民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姚中玉介紹,截至3月末,全區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到9259.51億元,同比增長10.7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33個百分點。貸款方面,全區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為6249.71億元,較年初新增237.37億元,較年初增長3.95%。存款方面,全區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6535.4億元,較年初新增65.9億元,較年初增長1.02%。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力度顯著。”姚中玉介紹,今年以來,在金融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各領域亮點紛呈。

首先,科技金融快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把握科技型企業特征,推出多品種信貸產品,有效助力科技創新。截至3月末,全區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7.45%。其次,綠色金融多點開花,引導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個人碳賬戶實現全區覆蓋,3月末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8.29%,有力推動了綠色普惠金融融合發展。

同時,對普惠金融持續提質擴面,通過印發工作方案、深化動產融資“一平臺一系統”應用等措施,著力紓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題。3月末,我區普惠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0%,金融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此外,養老、消費金融領域也取得了突破,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多樣化需求。特別是“康養貸”“安享貸”等特色產品的推出,有力支持了養老產業和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3月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32%。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金融成為新亮點。姚中玉介紹,今年以來,我區引導金融機構加強數字技術賦能,推動智慧場景搭建和移動支付示范場景建設。首批“金穗巡邊牛”“智慧守邊”項目成功實施,3月末我區數字金融領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約15%,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還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3月,西藏金融機構新發放的一般商業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其中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記者 德吉央宗)

編輯:王文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