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德宏州以131.26萬人次游客接待量、12.57 億元旅游總花費的亮眼數據,成為云南旅游“熱門打卡地”的實力印證。從潑水狂歡到戶外運動大會,從非遺體驗到邊境風情,德宏的文旅融合實踐不僅帶來經濟增量,更探索出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傳統與現代的化學反應

德宏州首屆戶外運動大會這場以盈江為主會場、各縣市設分會場的體育盛會,將越野跑、沙灘排球、槳板比賽等現代體育項目嵌入當地自然人文景觀。梁河萬畝茶園自行車越野賽中,運動員在雨霧繚繞的茶山間競速,車輪卷起的新鮮茶香成為獨特加油劑;畹町愛國主義教育主題跑讓奔跑的腳步聲與歷史共鳴。“體育+文旅”模式撬動了專業參賽者與觀賽游客的雙重流量,推動觀光游向深度體驗迭代。數據顯示,盈江、梁河等賽事舉辦地游客接待量同比激增47%,驗證了創新模式的可行性。

文化傳承創新“活態體驗”模式

德宏在“五一”假期展現了民族文化傳承的新解法。芒市三臺山鄉新開放的德昂族博物館打破玻璃展柜的隔閡,通過沉浸式展陳和活態非遺體驗,開館48小時即接待游客超2500人次;德宏州博物館官方文創空間用“Z世代”語言翻譯傳統文化,讓每件文創產品都成為傳播德宏文化的移動名片。潑水節等傳統節慶通過場景再造,從民族狂歡升級為文化共情現場。在傣族古鎮、瑞麗古城等地,游客執起銀缽化身“潑水使者”,民族文化在互動中完成代際傳遞。

區域協同構建治理共同體

德宏“五一”文旅市場的有序運行,折射出治理精度的提升。節前多部門聯合開展的“安全守護”專項行動覆蓋全州景區;假日期間建立的“30秒響應”機制處理咨詢投訴142起。特別構建的文旅推廣聯盟整合政府、企業、自媒體等力量,形成傳播矩陣。在戶撒銀器村,阿昌族工匠與電商團隊聯合打造的“非遺直播間”,讓銀器鍛制聲傳向全網。

德宏的探索證明,邊疆文旅發展貴在特色轉化。當越野賽道穿越古茶園,當AR技術激活非遺記憶,這座邊城正在用在地文化解構傳統旅游公式。其深層價值更在于,讓民族團結浸潤在共舞的水花里、交融在競技的汗水中。

德宏的文旅故事仍在續寫新章,如何將潑水節的“流量峰值”轉化為“發展常量”,如何讓邊境線成為文化共生的紐帶,這些課題的破解之道,或許就藏在那些沾著茶香的獎牌、閃著銀光的文創、映著笑臉的水珠之中。(思治春)

編輯:趙貝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